我国发现玉石和使用玉器已有上万年的历史。由新石器时代开始,玉器就是我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象征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。它们是极有分量的宗教符号,古时是神的化身,就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,很多人们也相信身上戴了玉器可以辟邪护身。

儒家的训育认为君子修身就要修到玉一样的美德,孔子说过“君子比德于玉”、“君子无故玉不去身”,孔子认为玉具有仁、智、义、礼、乐、忠、信、天、地、德、道等君子的品节,将玉与君子联系在一起,规范着古代政治家和文人士大夫的思想修养。由此可见,在孔子那样的思想境界中,君子是人格审美之典范,他把世间超美的人格---君子的人格比拟为美玉。古籍《管子•水地》中说:“夫玉之所贵者,九德出焉。夫玉温润以泽,仁也;邻以理者,知也;坚而不蹙,义也;廉而不刿,行也;鲜而不垢,洁也;折而不挠,勇也;瑕适皆见,精也;茂华光泽,并通而不相陵,容也;叩之,其音清抟彻远,纯而不淆,辞也;是以人主贵之,藏以为宝,剖以为符瑞,九德出焉。”

道家则认为,“圣人被褐怀玉”,意思是说,穿着朴素,但怀揣美玉。劝导人们应该守住自己的天赋,不要迷失先天本性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,一般人都喜欢穿金戴银,却往往忘记了应该怀揣美玉。古人爱玉,并非纯粹是因为其外在的美丽,而是重视其内涵,因为玉器是一种品德的象征,是深入人心的道德伦理符号。人们佩玉在身,以此自勉,作为自己的人生启示,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不要越规出格。

成园人认为玉石是高贵、纯洁、吉祥、美丽的象征。绵延千万年的玉石文化与中华文化精神水乳交融,形成了具有优良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。成园人深刻领悟传统玉石文化,用众多玉石玉器来发扬中华民族精神。玉佛寺主殿中供奉的世界上巨大的河磨玉佛,玉佛面容祥和慈悲,为国泰民安,为风调雨顺,为众生幸福担当今生的使命;数吨重的和田玉精雕细琢,再现了七品参王的神秘身姿,完美的体现了玉石雕刻技术;岫岩花玉巨大的二十多吨,雕刻精湛,形态逼真,令人望之生喜;更有数吨重的亿年树化玉数块,分布在室内外温泉场所,祈佑人们平安康乐;还有罕见的亿年雷劈木玉化石,以及灵壁石、寿山石、泰山石、青田石、太湖石等各种名石。成园人愿意通过玉石与众人共勉,深刻发扬“白玉无暇”的道德情操、“化为玉帛”的和谐理念、“比德于玉”的民族美德。希望人们都能够“不以物悲”“不以己喜”,真正做到“宠辱不惊,闲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留无意,漫随天外云卷云舒。”